2015年7月8日 周三 晴
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也是第一次接触农村村委会,农村自治这个陌生的概念。有些兴奋,兴奋自己终于开始干正事,也有些担忧,担忧自己专业知识不够会搞砸这次实践。带着那么多复杂的情绪,在闹钟响之前就被自己的生物钟弄的睡不着。作为这次社会实践厦门大学队伍唯一的两个研究生之一,责任还是很大的。但由于昨天坐了一天的车才到达孝感,又有些认床的我早晨精神并不好,奔奔波波辗转反侧换乘了好几个乡村大巴,才到达祝站镇。
在回忆今天经历的事情之前,我想介绍一下我的队友,因为时间比较紧急,我们是到了孝感才互相见面互相熟悉,本以为不是熟悉的朋友不是默契的队友,开展工作起来可能会困难很大。但事实证明我是错的,除了我们自己学校的5位同学已经在昨天一条的火车上交流并且互相熟悉,刚见面的湖北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也很热情,工作效率很高,比如韩东东同学,我们一下火车就帮我们提行李,照顾男生偏少的我们,一直充当一个很好的小leader角色,让我们很有踏实感。另外,为了照顾对孝感不熟悉的我们,老师很体贴地采取了两个学校的学生互相合作的小组分配方式,因为他们学校的对本地方言地形更加了解。每组两个人,一个厦门大学的,一个湖北工程学院的,而因为少了一个男生,我们组主动愿意三个女生一起调研,事实证明就算没有男生的帮助我们也可以工作的很好。
快要睡着的我们迷迷糊糊地在上午9:00赶到了镇子上,镇政府也派工作人员很积极地配合我们的调研。由于有6个小组,分配到不同村庄,每组调研一个,我们组全是女生,也因此受到了他们的特殊照顾,去离镇政府最近的农益村。农益村的村委会书记也热情地骑着小电动过来接我们,并帮我们拦了一辆专门载人的麻木,他们这边的特色称呼,其实就是三轮电动车。很开心,遇到的调研村村委会那么热情,虽然一路颠簸,从碎石路变成了水泥路,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荒废的农田,最后经过了一个规模挺大的砖厂,到达了村委会的办公室。
因为最初对自己组定的任务是访谈村支书,了解一下他对自治的整体看法以及对村里的自治熟悉程度,我们也就直接在村委会办公室进行起了访谈,虽说是只问书记,但办公室的所有人都过来了,热心耐心地回答我们的所有问题,包括一些偏题很幼稚的问题。
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流逝掉了,一眨眼就到了中午12点,但丝毫没有浪费时间,问到了很多关于村民自治的有效内容,也帮我本人扫盲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村支书是易书记,五六十岁的老大爷,虽然有些耳背却不厌其烦地配合我们访谈,主要访谈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委会是每三年一次换届,其中村支部有三人,包括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村委会有四人,包括村委会主任,2个副主任,一个委员。工作室是2006年修建的,除了主要办公地点,还有调节室,投诉室,医疗室,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医疗室目前没有卫生员在工作。
2.村委会设置了很多个社会组织,比如“和事佬”协会,自来水管理协会,路灯管理协会,监督委员会等。易书记带着我们看了各个社会组织的成员名单,我们才发现大部分都是兼任,好几个协会的成员都是一模一样,书记解释说都是先照着政府下达的模式照搬过来,等慢慢再成熟运动,晚上回来跟其他组员交流才发现每个村都有这些协会,并不是农益村的村委会比较有想法。
3.易书记还举了很多案例关于村民自治的,比如协会会帮忙搞环境卫生,有固定的保洁员,每户门前都有铁桶制作的垃圾桶,会集中收集垃圾,处理陈旧垃圾。而保洁员都是选出来的愿意吃苦,老实本分的村民,不是专门从外面聘过来的。还有修路这件事情,2008年实行村村通,国家补贴加上村民一起出力,路也修的越来越好。而自筹方式则是按人平均,有的个案如低保户、贫困户考虑到家境问题不会收钱,有的富起来了的村民则会自愿捐更多。
4.除了好的案例,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道路还要进一步修,路灯因为资金不够也需要解决,灌溉水方面也没有能力实行每户打一个水井,医务空缺,只空设医疗室却没有卫生人员,很多社会组织运转的不好,只是图有政府下达的模式。公厕的修建,原计划每个湾1~2个,目前只有一个湾修建规范,还需要进行很多的工作。
以上是访谈的主要问题,之后我们又让村委会填写万村调查,由于题目比较多,我们分两部分进行,两个人协助书记做前半部分,再让子慧协助主任做后半部分。他们年龄比较大,有些耳背有些眼花,但真的一直在很认真,以至于做完这份问卷已经12点了。本来以为午饭是我们三个人随便吃点零食打发掉,结果没想到的是村委会的基层干部们专门带我们去小饭馆解决午餐问题。特别感动,也觉得更要认真做好这次社会调研。
下午村委会干部们很热心地开着车带我们去找村民代表,比如退休老教师和致富代表,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因为退休老教师没关注政治,很多自治方面的问题都不懂,只是简简单单过日子,典型的淳朴老教师形象。而致富代表本打算采访一个饭店的老板,但因为人不在,只能退而求其次访谈老板娘。老板娘一脸疲倦,除了照顾生意还要带两个很小的孩子,更是没精力关注政治,只能跟我们谈一下他们是怎么发家致富,一步步把饭馆做大的。
说实话,有点低于期待值,想象中的答案都没有说出来,所以下午我们决定不再麻烦村委会,自己去走访村民,这样调查的村民更有代表性,更能体现整个村庄的自治状况。
一个下午很快就流逝掉了,我们也成功完成了13份村民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湾,占了农益村所有湾的一半。
整个调研持续三天,每天晚上都会开会,进行组间的交流,讨论当天调研的收获与不足。综合了其他组的经验,我总结出了6点今天调研的不足:1.村民调查问卷对象没办法控制,代表性不强,单单只说我们这组的调研对象,年龄分层太大,40岁以下的村民只有三个,其余的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2.村民调查问卷对象不够重视我们,以至于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村民觉得跟我们说实话我们也帮不了什么,索性敷衍了事,答案很含糊;3.访谈对象不够,没有村民代表,访谈内容也就有些不能反应真实;4.调研时间有些颠倒,如果按照今天的时间安排方法,会出现下午村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比如干农活,打麻将,午休。这样村民调查问卷对象就会很少;5.村委会基层干部本身对村里情况了解不够多,使得万村调查这个问卷有些信息没有填好,比如年降水量,海拔高度等;6.调查员和访谈者交流有些问题,我们对孝感方言了解不够多,导致访谈听到的信息会遗漏。
在这里就只分析不足吧,因为问题很多,都快把收获给遮盖掉了,希望明天再接再厉,加油克服这些问题。
调研员:张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