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依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力量而建成,2014年7月,入选首批福建省...[详细]

联系我们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联系人:陈书平

电话:0592-2189618

Email:chenshuping2015@qq.com

孔明安、黄秋萍:精神分析视野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意识形态话语与主体再生产为中心

2021-02-25浏览次数:

摘要:自精神分析学派问世以来,主体不再被认为是笛卡尔"我思"意义上的主动的主体,而是一个被阉割的虚空主体,它表现为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被动回应,且传统二元的主客关系也变成了"主体、客体与无意识"的三元关系。而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大他者与实在界的奇特混合,它一方面扮演着大他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属于实在界,因而,主体就表现为意识形态话语唤询之下的复杂主体。面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唤询,不同的应答方式将再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主体:福柯的话语机制将再生产出"自适应"的话语调停的主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唤询方式将再生产出"断裂"的主体;而拉康对于实在界的应答则再生产出不在欲望面前让步的"坚执"的主体。在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话语的唤询与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关键词: 意识形态;主体;话语;再生产;

发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