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第二十三期冯语读书会在囊萤楼302室召开,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18名硕博士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寒假读书情况与新学期学习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本次读书会由中心首席专家冯霞教授、李建助理教授指导,杨旭博士后主持。

上半场议程主要由十位博士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作相关文献分享。陈书平同学通过分享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乔玉强、宋尧、郑智超三位同学分别结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改造我们的学习》《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分享了党史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蓝彩箫、张多、黄晓妹、谭苋、吕政龙和胡荣涛六位同学则聚焦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先后分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和《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文章。在分享过程中,同学们就如何更好加强党史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听完大家的分享后,杨旭博士后表示,深入学习党史,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文献,只有将党的文献读通读透读懂,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党史。冯霞教授则进一步指出,要学会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梳理,获取对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历史认识。

下半场议程主要就寒假读书心得及新学期的读书计划作汇报发言。各位同学主要围绕自己研究方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文献、学术观点和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分享和探讨,并从经典文献阅读、相关论著论文阅读、论文写作、课外活动等方面对新学期的规划也作了汇报。分享结束后,李建助理教授、杨旭博士后和各位硕博士也针对黄昊峰、朱晴的硕士学位论文框架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冯霞教授就各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并就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等普遍性问题进行了重点指导。她指出,拟定学位论文框架,一定要注重逻辑思路的清晰准确。她强调,要学会通过对相关学术史的梳理和研究现状分析去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找到新的研究突破点,进而才能突出自身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