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依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力量而建成,2014年7月,入选首批福建省...[详细]

联系我们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联系人:陈书平

电话:0592-2189618

Email:chenshuping2015@qq.com

“冯语读书会”系列活动之二十四:中心冯语读书会第二十四期围绕近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2021-04-05浏览次数:

2021年3月31日下午,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冯语读书会在同安楼209教室如期举行,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18名硕博士参加了读书会活动。本次读书会分为两个专场,其中上半场同学们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厦大学者的论文或专著进行分享;下半场读书会成员为四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大纲提供建议。此次冯语读书会由中心首席专家冯霞教授、杨旭博士后指导,谭苋博士主持。



为庆祝厦门大学100周年华诞,在上半场的议程中,同学们围绕厦大学者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进行分享,主要涵盖来自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南洋研究院、海外教育学院以及哲学系等各专家学者的论文或专著,为同学们加强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学习、整合多学科的写作资源提供了交流平台。

围绕治理现代化议题,黄昊峰、陈书平两位同学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分享了协同治理模式、城市网格化智慧社区协同运作等相关内容;姚玺、林雪两位同学着眼于协商治理问题,对中国协商治理资源、两岸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基础等方面作出分享;宋尧同学关注文化共享治理机制的构建问题,对新时代构建科学的文化共享治理机制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思考;乔玉强和谭苋同学的关注点都放在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先后从学理角度与应用层面辨析了"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



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党的建设议题,蒋娇娇、钱晨晨两位同学分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哲学分析等相关内容;胡荣涛、吕政龙两位同学先后探讨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方法论意蕴,以及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依据、路径与意义;朱晴同学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分享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基础、内涵体系与时代价值;蓝彩箫同学重点关注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立法原则形成的历史脉络、价值追求以及具体制度建构;黄晓妹同学就如何构建"马上就办"的制度体系展开探究;刘羽曦、杨雨岚同学分别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结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张多、郑智超两位同学聚焦国外政党政治的发展,先后探讨了"脱欧时代"下英国政党政治的演变趋势、深层动因与现实挑战,以及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兴衰历程。

冯霞教授对同学们的发言作了细致的点评,同时建议同学们要聚焦理论前沿,把握理论热点,保持学术敏锐性,通过阅读高质量的文献来学习写作方法、建构论文框架。杨旭博士后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寻找和梳理论证材料进行了具体解答与回应。最后,读书会成员就四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督促四位同学进一步优化论文框架、完善论文主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