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依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力量而建成,2014年7月,入选首批福建省...[详细]

联系我们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联系人:陈书平

电话:0592-2189618

Email:chenshuping2015@qq.com

“冯语读书会”系列活动之二:中心冯语读书会第二期集中围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2019-11-22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21日晚7时,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冯语读书会围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本期读书会由中心首席专家冯霞教授主持,杨旭博士后主讲,16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汇报讨论。

读书会上半场聚焦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程圆圆、张多、胡荣涛、钱晨晨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政党制度话语及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话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等多视角对《决定》展开探讨、分析和思考。黄晓妹、乔玉强、宋尧、吕政龙、黄昊峰则着重从《决定》文本出发,细读了其中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等多方面的论述内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谭苋、程晋红、兰丽彬、蒋娇娇、朱晴、刘羽曦则主要分享了关于《决定》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例如谭苋从国际国内两个视阈、历史实践理论三个维度总结了自己对《决定》的思考,程晋红基于对党的领导制度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决定》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部分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读书会下半场聚焦于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与论文选题和写作的讨论。杨旭博士后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与经验,先后从“如何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这份‘选题地图’的结构是什么?”、“‘选题地图’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有哪些?”、使用《决定》这份‘选题地图’总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在总的问题意识下,‘学理转换和提升’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五个方面以问答的形式将大家一同带入探究与交流的小课堂。此外,杨旭博士后还精心选取了四篇代表性论文,分别涉及政治制度变迁、中美制度竞争、“合法性建构”的制度分析框架、经济制度变迁,通过对每篇文章进行深度解读,更生动具体地向大家展示了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值得关注的细节。他强调,小至一篇论文的完成大至学术研究的开展都一定要学会找到自己的“问题域”、搭建自己的“理论树”



冯霞教授就本期读书会中大家作出的思考与提出的疑问进行点评与解答。她强调,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关注、学习和研究是必须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宏观中观层面的思考,也要深入微观层面的研究,要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去进一步的挖掘。与此同时,冯霞教授从学理层面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学习与认识,并就论文选题方面作出了建议与参考。

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读书会活动中,同学们将彼此的学习感悟与思路进行了梳理、讨论与分享,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了对《决定》的认识、对论文写作的思考,收获颇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