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至7月7日,中心首席专家贺东航教授指导的厦门大学“医视同仁”社会实践队赴贵州省贵阳市及黔西南州安龙县展开社会实践调研。本次实践以“探究中国中西部地区医疗均等化问题”为主题,从省、县、乡镇到村,层层递进,逐步探究以多元视角之下“医药报销”、“医疗扶贫”等政策制定实施及落实的全链条,实现围绕“医疗均等化”的全面探析。共有分别来自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的6名同学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晚,实践队到达贵州省贵阳市。在快速安顿之后实践队全员立即联系了省疾控中心刘涛处长,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向其咨询了相关情况,便于之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日上午,实践队正式开始调研工作。全队来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卫计委,了解了贵州省“四重保障”制度、医保报销制度、资金流动与配置等相关规划的制定概况与预期成果情况,并得到对应的文件数据。
中午及下午,实践队马不停蹄赶往贵州省疾病监控中心和大数据信息中心,分别了解了贵州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实施现状与标准,以及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发展情况,同样并得到了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及文件。同时,为了后续研究的精进及查缺补漏,实践队与以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员都互留了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咨询与解惑。
3日,实践队离开贵阳市,并于当日中午到达黔西南州安龙县。在公路上的短暂休息及下午工作准备会议、对问卷的模拟问答与对已获得的采访资料重新解读整理之后,实践队展开了在安龙县的工作。考虑到需要跑的地点多、任务重,实践队按不同分工与特长分为两组,分别前往不同地点。考虑到实地交流需要,每队分别配备一名掌握流畅安龙地方方言的同学。以谢梓青等为主的一组即刻前往县人社局医保中心和卫计局,访谈相关负责人员;另外以郭兆焕等一组负责在当地向居民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当晚全员回到宾馆整理成果,两组收获颇丰。

4日,实践队早早地就坐车来到了钱相街道办。向询问医保报销制度在当地的落实情况以及资金人员配置引进等的相关问题,并于当日下午深入深度贫困村冗达村,听取了当地村干部的大体情况介绍后,在其带领下,实践队从年龄、经济状况、医疗状况等角度,选取了当地3组不同情况的村户,展开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实地访谈。其中,第一组为贫困户,受访人属于年龄三十上下年青一辈,为家中主事者的角色,近两年家中有人生病住院;第二组非贫困户,受访人是同年龄段女性;第三组有两人,且都为贫困户、六十以上的老年人。同第一组不同的是,近两年来,二三组样本都只有门诊而没有住院的经历。这三组人员在家中参保情况、义诊开展、卫生站回访流程、报销情况、以及认为其施益效应达到预期等方面,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见解和观点。实践队从不同情况条件与施测效果出发,总囊出政策受众方对“医疗均等化”的积极态度与优劣并存的实际情况。

5日早,实践队来到安龙县人民医院,了解医院近些年发展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并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安龙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参观了新型重型设备的实地运行情况。当日下午,实践队一分为二,一组回访县卫计局、招堤卫生服务站,完善相关资料,一组在县医院对疾病患者进行访谈。

在本次调研中,队员们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语言沟通壁垒、村民文化水平较低、饮食不适水土不服等问题,但总体而言,一周的行程令全员都获得了十分宝贵及详实的资料,更加充分了解黔西南州“医疗均等化”发展的现状,收获良多。在实地调研任务基本圆满完成后,实践队于7月6日开始返回,7日晚到达学校。至此,黔西南州实地调研阶段圆满完成,实践活动随之将进入后续资料整理、分析数据、汇总报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