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依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力量而建成,2014年7月,入选首批福建省...[详细]

联系我们

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联系人:陈书平

电话:0592-2189618

Email:chenshuping2015@qq.com

“教育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学生的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实践团队举行第二次读书交流会

2016-05-11浏览次数:

2016年5月10日上午,厦门大学教育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学生的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实践团队第二次读书交流会在同安楼206召开。此次读书交流会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仙飞副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首席专家贺东航特聘教授以及吴文琦副教授参会指导。实践队队员邱杰、乔璐、陈慧、葛亚炜林伟杰刘鹤云翀王鹏程参加了本次读书交流会。

首先,李仙飞老师总结了同学们所提出的如下问题:1.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教育维护、复制精英或者促进社会流动之间是否存在不同的价值选择?有哪些已有的相关资料可供参考?2.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对农村学生受教育程度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3. 如何辨证看待教育对于社会以及对于个体内在成长的不同作用?如何辨证看待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不同视角? 4.若将来希望给出一种结论性的建议或者试点性的对策方案,应先具备哪些理论储备?

在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思考之后,李仙飞老师围绕三个视角为同学们介绍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主要观点。一是教育分层的内在视角(促进个体能力成长),主要学者有华东师范大学叶澜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老师,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老师,西南大学孙振东老师,中南大学肖鉄肩老师、西南财经纪尽善老师等带领的学术团队;二是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兼顾的视角,主要学者有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老师、杜时忠老师和蔡淑琴老师,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老师,东北大学袁桂林老师等带领的学术团队;三是国际视角和政策建议视角,主要学者有厦门大学谢作栩老师和武毅英老师,西南大学徐辉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冯增俊老师和吴康宁老师,南开大学关信平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沈红老师,浙大林坚老师等带领的学术团队。

最后,贺东航老师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方向与定位,强调了基础理论学习以及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性。吴文琦老师则对调研模式与调研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前期的布置。

第二次读书交流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同学们和各位老师充分交流了看法。实践团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