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有奎(基地副主任)
个人信息:
张有奎,男,1971年,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电子邮箱:zyk@xmu.edu.cn
主讲课程:
本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硕士: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博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学习工作经历(含社会兼职等):
2011.8-今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11.7-2011.8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教师
2004.7-2011.7厦门大学哲学系教师
2003.6-2003.12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访问学者
2001.9-2004.6 复旦大学哲学系 哲学博士
社会兼职:
福建省哲学学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研究”,在研
2.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已结项
3.2010年度厦门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实践哲学研究”,在研
4.2008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意义研究”,已结项
5.2006年度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历史唯物主义与和谐社会的‘人文向度’”,已结项
6.2006年度厦门大学预研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批判”,已结项
另,参与省、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代表性论文:
1.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
2.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批判,《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1期全文摘编
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理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4.“马克思生存论”的出场与一个方法论问题,《文史哲》2008年第2期,2009年卷《中国哲学年鉴》收录
5.马克思与现代性的诊疗,《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6.马克思生存论与现代性的命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B1《哲学原理》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7.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属性,《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2期
8.马克思的生存论与意识哲学批判,《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12月6日
9.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哲学解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10.马克思生存论辨正,《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11.马克思实践概念及其存在论意蕴,《江淮论坛》2005年第1期
12.本体论及其现代命运,《陜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摘要
13.超越经济学的视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
专著教材:
1.专著:《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流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专著:《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从马克思生存论角度的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获奖情况:
1.获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2008年、2011年)
2.获陕西省马列著作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
3.获“厦门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1年)